《西紫沙古庙会》康修房口述、秦玉贵整理
南陈乡高家村北,慈林镇南张村北各有一座小山,山上都有一座古庙,两处庙的规模和格局基本相同,庙内同样供奉着射日有功的山嵕神爷,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和七月十八两次同时庙会。庙会期间的黑夜,站在一方的戏台地,能看到对方戏台前大石柱上挂着的灯的灯光。因高家村北的山上的砂石都是紫色的,故称西紫沙,南张村北的山就叫做东紫沙,两处古庙历经沧桑,各有千秋 [阅读全文]
《谈鲍店武术》——本文作者/马贵玉(长子县鲍店镇)
谈起鲍店武术,可以称得上源远流长,不仅起始悠久,而且传承至今。
鲍店武术,听老前辈访,最初教授的人都是外地客商,传续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。这就要追溯到唐太宗贞观年间。这个时期成为“贞观之治”,经济繁荣,社会发展,百姓得以 [阅读全文]
《发鸠山上无酸枣与骡不生驹的传说》文/赵怀瑾
在上古时代,尧王离开尧都(长子)正在外地巡视,却在这时有人来报,丹地发生特大水灾。谁去丹地救灾?因尧王不能回去,就下旨由“管祭天打卦”的“阿衡”和“管祭祖宗神灵”的“太祝”两人定夺。阿衡和太祝在议事厅召见尧王的三个儿子共同商量后,决定由尧王的三个儿子前去救灾,并言明先至发鸠山者受封丹地君主,后至者为平民。去丹地有三条路,由三子抽签取道。同时,命长子丹朱带一头猪,次子仲烈带一头 [阅读全文]
《新生儿“移窝儿”插放桃木枝的传说》文/梁之栋
在长子城乡及周边县,千百年来有个习俗,就是在妇女生孩子四十天后,母亲要抱着新生的婴儿移窝(也叫移屋),到娘家去住一段时间。据老人讲,移窝是为了让女人和其丈夫暂时分局,一来避免女人马上再怀孕,不利于孩子吃奶;二来是让女人尽快恢复体质。在母亲移窝出门时,都要在婴儿的襁褓里插放一截桃木枝。为何要放桃木枝而不放其他树枝呢?这里有个传说 [阅读全文]